報告稱,2018年,我國手機支付用戶已達到了5.7億人。2018年三季度,銀行業處理移動支付業務的筆數,比2017年增加了7成多。移動支付已經是交通、醫療、餐飲、網購、便利店、外賣等日常消費中,最常用的一種支付手段。
報告顯示,2018年人均使用移動支付月平均消費達到了2600元。其中,學生群體每月消費金額為1952元,為最低;全職主婦、IT從業人員每月消費超過了2800元;創業人群月消費金額最高,超過3000元。
而在支付方式上,超過八成的人使用二維碼支付。不過在35歲以下男性中,生物識別已經成為使用率最高的驗證方式,顯然指紋支付等生物識別方式已普及得越來越快。
同時報告還提到移動支付的風險,報告稱2018年人均遭遇詐騙損失達1800元。最常遭遇的5種詐騙形式分別是:掃描不明二維碼后資金被盜、利用QQ微信等社交賬號詐騙、以辦理信用卡套現等借口騙取驗證碼、遭遇釣魚鏈接騙取銀行卡信息、偽基站短信詐騙。
中國銀聯的調查顯示,主動安裝手機跳出來的不明文件,或者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,發生實際損失的比例高達95%。